第九章 前世回忆-《误落人间二八年》


    第(2/3)页

    我将毯子披在李煜身上,接过李煜手中的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皇上切莫再愁思悲吟了,虽现在背时失势,也需稍稍点缀,万不可再如此悲怨。”我捧起李煜的脸,一字一句说到,但我也知他定不会听我这些言语。

    “国破家亡,触景生愁,除了悲歌长叹外,教我怎样消遣。”

    “我自是知你,但隔墙有耳,”他若知道,又怎么会放过你。“你是怀思感旧,外人听了就是缺望怨恨了,你我现处于荆天棘地之境,万不可再招笔墨之祸了啊!”

    “今朝有酒今朝醉,遑顾明朝是与非,我已许久未听卿的歌喉了,今填词两首,敏儿何不按谱寻声歌唱一回?”李煜不提,我都忘了自己还会唱歌这事,想当年金陵城中,我与李煜吟诗作对,花前月下,是何等恩爱幸福,现如今,不提也罢……

    “妾许久为展歌喉,怕是不能唱了。皇上若是伤感,妾陪您饮酒如何。”

    李煜哪里肯依,起身亲自去拿了心爱的玉笛,我低头不语,知他已做了决定,李煜啊,妾无憾,唯生死相随。

    我与李煜靠在这庭院之中,借着酒兴一吹一唱,没有其它乐器的伴奏,反倒生出来别样的凄楚音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背地中,这歌声词句早已被太宗派来监视之人暗暗记下,消息传到了太宗赵光义耳里,他暴跳如雷,勃然变色道:“李煜从来就不曾忘掉过江南,若不将他除去,必留后患。”

    当夜,下人来报,赵大人奉皇上之命前来祝寿。果然,该来的躲不过,我与李煜起身整理衣衫,下台迎接太宗之弟赵廷美。其实,如果不是这家仇国恨,这赵廷美与李煜定能成为一生的挚友知己,可惜世事无常。

    “赵某因在宫中议事来迟,望李兄不要怪罪。”

    “赵兄说的哪里话,你能来,李某便不胜欢喜。”李煜迎了赵廷美入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