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体的部署就绪后,具体的行动时间,尚未确定,一切都在等待一个最佳、最恰当的时机。 平心而论,这个时候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如果在这最后的关头,有其他的重大事件,转移了蒋委员长或者是张学良、杨虎城的注意力,西安事变,也许就不会生,张杨二人此后的道路,会是不一样的情形。 知道蒋委员长在十二月四日,亲自飞抵西安后,唐秋离就知道,历史还是原来的历史,西安事变,不可避免的要生了。 他马上调整部署,从驻防在保定、涞源、蔚县一带的部队中,调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旅,骑兵第一、第二旅,炮兵第三旅,**师防空旅,从黄崖洞根据地,调动防空团等部队,共计六万余人,组成南下兵团。 从即日起,立即南下,从山西平6南渡黄河,经河南省的三门峡,到达陕西、河南交界处的芦灵关一带待命,对外的名义是,参加对陕北共匪的军事围剿行动。 为什么在芦灵关一带驻扎?因为这里距离陕西潼关很近,可随时并进关中平原,西安一带,部队由参谋长冯继武指挥,自己还是留在北平,关注事态的展。 定边经济特区警备司令部机动兵团立即成军,即日出,经赶上庆阳,到达陕西彬县一带待命,定边兵团,由**师副师长唐秋生担任司令,指挥部队。 所有在西安的情报系统,立即全部启动,密切关注西安城内的一切风吹草动,二十四小时和**师情报处保持联系,随时报告西安的动向。 **师情报处,随时向他报告西安的一切情报,师部各部门,立即进入战时状态。 留在华北的部队,提高战备等级,一旦西安生变,严密监视对面的日军动向,必要时,可先制人,抢先开枪,以粉碎日本人有可能展开的冒险行动。 这样,唐秋离在西安附近,集中了定边兵团和**师南下兵团共计八万多人的精锐部队,可以暂时应付可能生的东北军、十七路军和中央军生的战斗。 唐秋离可知道,西安事变生之后,国府内部和西安周围那股子乱劲儿。 一切部署完毕后,唐秋离瞪大眼睛,等待着那个历史性的一刻,也许是对即将生的大事件,事先知道,唐秋离比当时的任何一名中国人都要紧张。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