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日军出手-《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2/3)页
果然,那位赵承绶师长,再也不嚷嚷把晋军部队,部署到最前沿,和被围的土匪,真刀真枪的干一场,而是把部队部署在远离战场五公里的一处山间,这位赵师长还是有些兵家之道,选择的宿营地点,易守难攻,最关键的是,可以迅脱离不利局面,想必是阎长官给了他密谕,一把手不用搭,一点儿危险都没有,干捞得好处,何乐而不为。
天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作战室,六月二十七日上午七时,司令官田代皖一郎目光炯炯的看着一众高级将领,神情肃然,似有重大决策宣布。
田代皖一郎经过几天的痛苦思考,与在华北的日军各机关脑协商,征求了一线将领的意见,终于做出决定,使用各种手段,解救在五台山地区,被围困的几千帝**人。
在田代看来,唐秋离玩儿的这种猫捉耗子的游戏,是给自己创造机会,让自己有时间来安排一切,他当然希望自己能率领重兵,挥师西进,干净利索的把那个可恶的唐秋离,和他的**师一举干掉,永绝后患。
那个唐秋离,在满洲,把南次郎司令官和他的关东军,搞得焦头烂额,损失惨重,苦不堪言,最后竟然能全师而退,顺利入关,捎带着把帝国在满洲的重要军事基地,锦州城攻破,使帝国在满洲的基业,损失惨重,到现在,锦州还没有恢复元气。
此人战场指挥艺术,对战局精准的把握,对帝国士兵的残暴行径,令人胆寒,麾下聚集一群亡命之徒,流传到华北,对于自己而言,绝非幸事,此人不除,必将成为华北帝**队的恶梦和劲敌。
可是,帝国在华北的军事部署,尚未完成,帝国高层内部,对于北进攻击苏俄,还是南下占领东南亚,尚有很大分歧,作为帝国战略预备队的关东军,其主要目标是苏俄的远东地区,不可能抽出大规模的兵力,来支援华北战场。
田代皖一郎只能眼看着唐秋离,这个帝国的敌人,把全部兵力,摆放在离自己只有三五天路程的五台山地区,对此良机,狂吞口水,他手中的兵力,实在捉襟见肘,五万余兵力,要占据那么多的军事要点,东一坨西一块,收拢到一起,没有一个月时间,办不到,有这些功夫,足以让唐秋离把巴达尔胡和几千帝国士兵,咬死好几遍。
兵力不足有兵力不足的打法,田代皖一郎不能没有作为,七天的时间,足以让他想出若干种办法,大日本帝国从来不缺乏谋略之才。
整个计划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华北驻屯军航空兵部队,出动战斗机和轰炸机各一个大队,对云集在五台山地区的**师部队,进行毁灭性轰炸,务必要给其重大杀伤,掩护巴达尔胡和帝国士兵,趁乱突出包围圈。
二是驻守北平外围,丰台地区的第三步兵旅团,出动两个联队的兵力,以演习的名义,向五台山地区进,此举不在于和**师生正面冲突,意在吸引**师的注意力,为航空兵的飞机,创造有利的时机。
第三旅团的部队,如果在沿途遇到支那部队的阻挠和骚扰,应尽快摆脱,在巴达尔胡突围方向,负责接应,再次强调,接应部队的主要任务,不是作战,但时间、地点、时机有利,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可给**师外围零散部队,予以全歼,勿使一人漏网。
三是通过山西省最高军政长官阎锡山,给唐秋离施加压力,以阎锡山和大日本帝**界要员,良好的私人关系,必定会全力相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