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兵发安东-《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2/3)页
他马上喊通讯员,找刘副指挥长和李支队长、唐支队长来这里开会。
通讯员小跑着去了,唐秋离好像卸下了千斤重担,显得轻松极了,看屋里没人,灯下的小玲,娇艳如花,搂过来就是深深的一吻,还连说,“你真是我的福星啊”
小玲真糊涂了,你傻乎乎的看我一会儿,咋就成了福星了呢?
刘铁汉和李洪刚、秋泉急匆匆的赶过来,这三个人几天来也挺着急,那份情报,他们比唐秋离先看到的,鬼子大军压境,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考虑了两天,都没有十分稳妥的方案,今晚也正想找指挥长来商量商量,正好,指挥长派通讯员来叫他们了
唐秋离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有详细解释了一下其的道理,几个人拍案叫绝,随后,又补充了一些细节,方案就这样确定下来。
具体内容为,部队跳出鬼子包围圈,继续西进,沿着朝边境线,直扑海港城市,奉天省的安东,既然想给主力部队,在东满战略展开,赢得时间,那就把鬼子主力吸引到离东满越远的地方越好。
当然,打奉天是最好的办法,攻敌必救,可就这几千人去打奉天城,跟送死差不多,唐秋离还没有高烧到那种程度。
优点是,沿着鸭绿江行进,对岸即为朝鲜,鬼子几乎不设防,可以避开一侧之敌,绕过鬼子重兵防守的大城镇,避免部队在途消耗。
缺点是,行军路线绝大多数在山区,条件比较艰苦。
至于如何穿过鬼子的包围圈,唐秋离笑着对秋泉说:“秋泉哥,这就要看你的了”秋泉考虑了一下,点点头,没问题。
唐秋离接着说道:“只要有三至五公里的空隙就可以了,保证部队在和鬼子交火之前,让鬼子现不了部队已经脱离包围圈。”
秋泉显得胸有成竹,信心十足。
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大家分头去连夜准备。
唐秋离又给在东满边缘地区,隐蔽待机的主力部队去电报,指示下一步行动方案,苏景峰支队,进至海林地区,韩铁支队,进至宁安地区,袁景豪支队,进至桦林地区。
骑兵郑勇支队,跟随参谋长冯继武行动,对牡丹江形成包围之势,围而不打,各支队以大队为单位,减小目标,分散行动,广泛动群众,扩充兵员,侦察敌情,隐蔽待机。
等苏景峰支队打响之后,等待命令,命令下达,迅攻取牡丹江,而后扩大战果。
第二天,部队告别小镇百姓,并告诉群众,万万不能泄露部队在此驻扎的消息,免得鬼子报复,大家已经和部队有了深厚感情,依依不舍,送出很远。
送走的不单单是亲如一家的战士们,还有他们的三百多子弟,“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些好男儿,还有多少能再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
挥泪洒别,初次离家的新战士们,眼含热泪,频频回头,耳边还在回响年迈父母、幼小弟妹、热恋情人的殷切叮嘱,眼前还闪现他们热切的泪眼,和熟悉了故土。
抬头看见,朝阳下迎风招展的烈烈战旗,抚摸肩上的钢枪,毅然追随唐秋离,踏上转战万里的热血征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