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而这,是时代所决定的-《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第(2/3)页

    听着自己父皇和杨轩的解释,朱厚照也意识到是自己想的简单了。

    他只想提高民间百姓研究的积极性,不想害了他们的性命。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天下读书人是不会同意的。”

    杨轩接着说道。

    朱祐樘和朱厚照父子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杨轩,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多少读书人从满头黑发熬成了白发,没有考上功名,更不用说获得官身了。”

    “而平日里被他们所轻视的普通百姓却能凭借奇技淫巧摇身一变成为官老爷,骑在他们的头上,这换谁心里也不会舒服。”

    “须知,当今世上,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

    “那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要知道,匠籍,很多时候会被人称为贱籍。”

    “所以,这将会引起怎样的动荡,你想过没有?”

    听完杨轩的这些话,朱祐樘的神色更加凝重。

    他刚才只想到了会有人将别人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杀人灭口。

    却没有想到读书人。

    要知道,随着大明人口的暴涨,读书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而朝廷科举依旧是每三年一届,录取的人数和以前没有什么变化。

    竞争压力,早已不是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能相比的。

    落榜的读书人怨气本就大,这要是再给匠人官身,就等于是戳他们的肺管子。

    恐怕公文刚刚发下去,读书人们就得乱起来。

    甚至公文能不鞥那发下去还不一定呢,全天下大大小小的官员不知多少。

    无不是寒窗苦读多年,杀出重围才获得的官身。

    要是一个普通百姓凭借研究出新事物就能获得官身,那么他们那么多年的苦读算什么?

    或许会有人说普通百姓他们是凭借自己的能力,研究出了造福天下的好东西,为什么不能获得官身?

    这个想法在后世没什么问题。

    但在这个时代却是不行的。

    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一千多年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不是谁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就算是皇帝也不行。

    所以,给研究出新事物的百姓匠人官身是决计不可的。

    这是会动摇国本的。

    而这,是时代所决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