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苏小沫上班之后,公司召开了评审会的预讨论会。 最主要是针对他们选定的这个新赛道,业务部门汇报三家集团公司调研的结果。 苏小沫全程旁听。 整体的结论是裴氏集团最安全,还款最有保证。 顾氏集团居中,而郑氏集团排第三。 可是郑氏集团能给到的价格更高一点。 风险定价本来就是这样。 郑氏集团的抵押物是办公楼,不好处置,愿意付更高的成本,不是最理想的客户。 “小沫,谈谈你的看法。” 主任委员突然点名苏小沫。 苏小沫清了清嗓子。 “我的意见是继续补充材料,搞清楚他们提供给我们的报表真实性。” 听到这话,业务部门首先跳了起来。 “什么意思?小沫,他们承诺肯定提供的是真实的。你觉得他们会造假吗?” 苏小沫沉吟了片刻。 “我不敢百分之百说他们造假,只是三家企业的风格不太一样,据我观察,郑氏集团非常激进,裴氏集团稳健发展,二家是上下游的关系,可是郑氏集团完全没有体量能够支撑裴氏集团的订单。 从他账面的融资来看似乎也不太够。 这就证明他有一些借贷被隐藏起来了。 他的财务报表上,其他应付款的明细披露不详。 我有些担心,他们会有不少的民间借贷。” 业务部门立刻反驳道。 “民间借贷作为民营企业一定会有,只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苏小沫摇头。 “我并不是说不能接受民间借贷,而是要真实披露民间借贷的具体的成本和还款期限,甚至还有老板的人品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履约义务是否强烈,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主任委员点点头。 “小沫,业务部门有业绩考核的压力,中台部门有评审的压力。你在战略发展部,作为一个局外人反而可能更加客观。” 主任委员一锤定音: “继续补充材料,把这几家企业的负债再重新摸一遍。 尽量多地掌握对我们有用的证据。” 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50亿的融资额度也定下了一个最后的期限。 第(1/3)页